中共贵州省思南县委宣传部 陈时安
2014年04月08日14:2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最近,笔者在一些乡镇和部门调研时发现,少数部门对廉政风险防控形式化,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停留在嘴上、效果不明显,存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一阵风”的问题,形成廉政风险防范“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无关紧要”的“怪圈”。
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上存在着廉政风险防范“无用论”、“无关论”的错误认识。二是廉政风险制度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逐步完善,导致防范措施跟不上变化了的形势。三是经常性开展督查不够,部分干部形成廉政风险防范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导致部分重点岗位干部思想麻痹松懈,走上违法违纪之路。因此,笔者认为:廉政风险防范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重要性的教育,把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廉政风险防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要内容来抓,督促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与、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指导,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传达到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干部职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消除“风险离我很远”的错误观念,把风险点的查找、防范措施的制定作为学习教育的过程,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消除抵触心理,纠正错误认识,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全员防控的良好氛围。
二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廉政风险防范重点抓、抓重点,做到重点对象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全面防控,重要环节全面履行,重要任务全面完成;坚持协调抓、抓协调。做到组织有力不越权、协调有方不包办,履行职责不越位;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做到廉政风险防控常抓不懈,不断提升。
三要抓好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的完善。对那种不适应重点岗位的防范制度,该废除的坚决废除,该完善的要及时完善,切实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真正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四要加大对廉政风险防范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除了组织自身检查外,上级党委和纪委应定期不定期开展巡回督查,让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时常绷紧廉政风险这根弦。
五要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廉政风险防范科学化水平。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结合具体业务,学习借鉴外地外单位的实践经验和典型做法,科学运用、大胆创新,做到廉政风险“找得准、防得牢、控得住”;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做到固本强基,着眼长效;切忌前紧后松,虎头蛇尾,既要做到不漏一岗、不少一人、不缺一项,切忌敷衍了事、消极应付,又要做到风险查找全面,措施防控有用,机制建设长期有效。